关注我们 

万达历时2年研发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统

2014-04-21 15:06:25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责任编辑: xiatingyue 收藏本文
摘要:在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万达集团历时2年研发、已在4个项目中建设完成的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统正式亮相。该系统通过中央控制中心,集成消防管理、安防管理、设备管理、运营管理、节能管理五大目标等16个子系统,同时实现了一个房间、一个平台的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

    【CPS中安网 cps.com.cn】在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万达集团历时2年研发、已在4个项目中建设完成的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统正式亮相。该系统通过中央控制中心,集成消防管理、安防管理、设备管理、运营管理、节能管理五大目标等16个子系统,同时实现了一个房间、一个平台的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

  据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赖建燕介绍,2014年万达集团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不动产企业,持有物业将从2013年底的1704万平方米增长到2200万平方米。“万达更加重视运营管理中的绿色建筑节能实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这套绿色智能系统概括了4个特点:多用信息,少用能源;多用信息,少用人工;多用信息,少出差错;多用信息,少收费用。“智能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傻瓜化’,比如目前傻瓜式相机指的就是智能化相机。”万达慧云智能化系统如何体现上述特点,日前,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副秘书长徐晋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姜子炎博士、北京中创立方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志超、万达商管公司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孙多斌分别从设计环节、咨询环节、实施环节、运营环节做了解读。

  用户参与、需求完整是基础

  记者:其实万达2年前开始研究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时候也并不知道IBMS(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智能大厦管理系统这个概念。首先请徐主任介绍一下目前该系统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如何?

  徐晋平:我国把1993年定为智能化元年,很多这方面的软件系统都是1993年相继进入中国。一开始叫做BMS(建筑管理系统),后来加了I,就叫做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BMS进入中国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做了很多回访,了解系统在中国的落地情况。

  根据前年的调研结果,首先,BMS系统中外最大的差别就是买了不用与买了要用。调查结果显示,国内BMS系统正常投入使用的连30%都不到。在美国、欧洲,虽然装机套数不如我国多,但正常投入使用的至少占比80%以上。建筑功能做了不用是最大的浪费。

  第二,工业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差距导致了BMS中外之间效果、效率的不同。美国对信息化很重视是因为他们目前的发展阶段人工成本很高,美国很多高科技技术的目的性很强,就是提高效率,提高自动化,降低使用人工。美国是逼出来的自动化,而国内目前人工成本相对低很多。

  第三,大数据时代有3个思维,一是采集数据,二是分析数据,三是用数据做什么。在BMS上,美国目标很明确,采集数据同时辅助运营。因此伴随着BMS数据的产生,培育了一批咨询公司,拿数据说话。反观国内,运用了BMS系统后有数据,但分析没有跟上;数据分析做了,却不知道拿数据去经营、运行和维护。这套系统成功就在于是用户主导,明确知道要用这个软件管理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简单概括就是用户参与、需求完整。

  多系统联动是关键

  记者:目前万达慧云智能化系统集成了16个子系统,但并不是为了集成而集成。除了实现消防管理、安防管理、设备管理、运营管理之外,请姜博士介绍一下多系统联动对建筑节能的意义?

  姜子炎:刚才徐主任提及IBMS是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那么智能化体现在哪里呢?以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系统集成不过是在中央站点利用监控界面提取数据,只是监控功能,在我看来这不叫做智能。智能是能够实现建筑集成化的控制管理。在传统系统中,建筑包括机电在内的各个子系统是各自为政的,实际上这些子系统都包含在建筑空间中,灯具、空调、安防以及人员客流统计都是为建筑服务的,智能应该是将这些系统相互联合,共同做一些事情。

  谈回节能,这些系统联动能够完成哪些事情呢?最简单的是直接系统的联动,比如人走关灯这件事,就是客流统计与照明系统的联动,另外人数的信息对空调的系统负荷也具备参考价值。建筑是为使用服务的,很多使用因素与运营管理节能密切相关。

  另外就是多系统联动对数据准确性的贡献。刚才徐主任谈及大数据,我理解大数据更重要的是数据质量问题。比如针对能耗数值,目前一般是用分项计量系统去统计各个系统,由于电表的传输与实际测量值会有一定的差异,就会产生最终数据准确性的问题。如果有每一个系统设备运行的参数和设备性能的参数,这些数据就可以拿出来校核。所以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后台同时也构成了数据校核的基础。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才能被人认可,有参考价值。

  实证数据是支撑

  记者:刚才两位嘉宾谈到智能化管理系统必须从用户出发,并且不是为了集成而集成。现在请邓总谈一下用户需求与平台定制对软件开发以及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作用?

  邓志超:我们公司参与万达慧云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开发工作感觉很荣幸,虽然在参与项目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还是依然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刚才徐主任与姜博士都提及了用户需求与大数据,其实这些都已作为设计目标被承载在了慧云这套系统的平台要求上,甚至包括未来向上级汇报的系统,不同酒店之间的接口等这些扩散数据的应用,都被承载在了慧云系统的设计目标之内。

  用户需求是软件开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举例来讲,万达慧云系统在一个单体项目中每天至少有一亿条记录的数据量,累计下来,全年有超过三百亿条记录的总量,其中三分之一的数据点是达到秒级的传输状态。这对软件设计本身架构的先行性与可靠性有了更高层面的要求。

  提及需求,不得不说万达在多年的运营过程中,总结和累积了大量的、丰富的实例,即实证化的数据。借助这些数据,我们将设计方与使用方比较有机地统一起来协调工作,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对于需求的定义工作。

  记者:实际上万达开发这套系统是有真正的需求,首先不是未来卖,而是为了自己用。万达目前持有物业居多,背后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管理成本成为决策层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一是从人员成本角度,二是从运营能耗角度,才定制开发这套系统。

  安全、节能、减员增效是目标

  记者:根据2014年万达的目标,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不动产企业。可以推算,借助慧云系统,万达商管公司管理中心孙总将很快成为掌握着全球大型商业建筑运营能耗数据的第一人。请孙总谈一下智能化管理系统对运营管理的意义?

  孙多斌:借主持人的话,我一不小心也成了一个第一。

  近几年万达的发展速度很快,2013年底持有物业的面积已经达到1704万平方米,在这种增长下,原来的管理模式就跟不上目前的发展节奏。因此集团领导在最初提出了“一键式”管理这样一个概念。

  可以说商业管理公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万达为例,仅工程管理人员目前每个项目就有六七十人,最早的是一个万达广场工程设备管理人员就将近100人。到了2012年时候做了大量管理架构调整,形成了将近60人的体型。

  目前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人力成本越来越高;随着万达自持物业面积越来越大,从小概率事件来看,未来发生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尤其是现在每个万达广场每天都要有几万人的客流。因此,万达慧云系统要满足安全、节能、减员增效的目标,这些目标在4个试点运行的项目上得以验证。

  记者:刚才有一个建筑师向我反映了一个问题,她给甲方做设计时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系统,系统需要人来管理,结果是能耗降低了,人员成本却提高了。这套系统未来万达广场都要用,将如何选择管理人员?

  孙多斌:万达从两个层面来解决管理人员问题。第一,从设计上,在设计阶段很多模式就已预设,这套系统有16个子系统,虽然有很多专业集成在其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掌握高深的专业知识。

  为此,我们设计了三级用户。第一级,简单的操作层面,这个层级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只要按照系统中定制的控制模式来运行就行,说得通俗一点,正如仇保兴部长说的“傻瓜式”控制,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否则这个系统就不好用;第二级,技术层面,对系统中某些部分可以做深入地分析研究,做一些简单的模式定制;第三级,高级管理用户,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人工干预,对一些模式做更深入地分析。

  因此,我们先从人才的等级上做了划分,不同层级需要不同的人才,在招聘的时候按照这样的需求进行招聘。

  第二种解决模式就是通过培训。万达是非常讲究培训的,万达总部工程部也就十几个人,要管理全国1700万平方米的物业,就是通过培训、复制,让大家尽快地了解我们的体系。

关键词万达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统绿色建筑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cps-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品牌推荐

排行榜

24小时 本周 本月
论坛热点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