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智慧社区 >> 行业资讯

家居建筑节能 紧跟绿色时代步伐

2009-09-17 11:15:54 来源:国建设报 作者:josem 责任编辑: cps911 收藏本文

  建筑能耗的降低,还有赖于暖通技术和设备。为实现采暖系统的节能,上世纪80年代我国研发了平衡供暖技术及其产品、锅炉运行管理技术与产品。在散热器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新型散热器纷纷得到开发,这些新产品比传统的铸铁散热器,具有金属热强度高、散热性能好、承压能力高、造型美观、工艺性好、安装方便等优点。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开展,供热改革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改革的需要,室温可调和采暖计量收费技术及产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采暖系统的单管顺流系统变为双管系统,散热器恒温阀及热表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


  技术是保证建筑节能得以实现的关键,多年来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对“十一五”期间实现建筑节能1.6亿吨标准煤的目标充满信心。


  绿色建筑成果丰硕


  绿色建筑是生态环境与建筑有机结合,在建筑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高效、舒适空间的建筑。近10年来,绿色节能建筑成为建筑节能中的一大亮点,体现了新世纪建筑节能更高的追求目标。


  进入21世纪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保证了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编制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004年建设部针对北京奥运会,开展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课题研究,形成了我国第一套绿色建筑项目标准。同年8月建设部颁布实施《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次年,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揭晓,40个项目获得此项殊荣,中国在推进智能与绿色建筑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5年,历时5年编制完成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颁布施行,自此,绿色建筑的评定有了明确依据。“十五”期间,重点攻关计划“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和评估体系研究”项目完成。


  2006年,建设部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8月,《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出台,2008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进一步规范和细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根据评价标识工作实际情况,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使用规定》,进一步完善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申报评价程序。


  一系列工作,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经过多年的攻关和研究,绿色建筑形成了六大技术体系评价标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及运营管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的具体性能进行实测,给出数据,实现定量化检测标准,达到标准的即为绿色建筑。


  2008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向首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颁发了证书,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工程等6个项目获得了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第一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标志着由政府部门主导的绿色建筑评价正式启动,结束了我国依赖国外标准进行绿色建筑评价的历史。


  回顾建筑节能的历程,可以看到,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紧跟时代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一切,没有党和政府的重视,是不可想象的。也正因此,人们完全有理由对建筑节能的前景充满信心。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关键词家居节能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