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渐近 克服市场阻碍将成主趋势
2012-07-25 11:48:28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责任编辑: cpslili
收藏本文
智能家居产品如果家里安装了智能家居系统,对那些生活中不是很细心的马大哈来说,绝对是一件幸事。通过远程遥控,随时掌握家里的动态。出门游玩,不用担心家里的安全问题,随时随地把家带在身边。但是,高科技生活很大程度上是懒人生活的代名词。一旦生活中使用了智能家居系统,久而久之用户就会对智能家居产生依赖,出门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认真检查门锁是否上锁,家里的煤气是否已经关好,房间里的灯有没有关掉…可想而知,马大哈将会变得更马大哈。智能系统的存在,可能会让用户在生活中的细心程度有所下降。
解决:智能家居设计过程探讨
由于受到本身的技术水平,研发能力,以及经费等方面的制约,产品的稳定性一直是制约智能家居发展的最大瓶颈,每一个智能设备除了程序的逻辑判断和通讯协议要保证没有错误外,还需要保证选用的电子元器件能够最大程度匹配,以应对长时间的工作,和各种难以预料的使用环境。除此以外制造工艺也是考验产品稳定性的一大因数,不同的制造工艺决定了一个产品最终的成败。
假设我们历经种种考验得到了一个理论上稳定的产品,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全宅设备的兼容性测试。如今各种电器设备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种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子产品采用了各种不同的通讯方式,有最普遍的红外控制、也有先进射频技术、当然古老的458或232进行通讯的设备也不在少数,目前市面上的的智能家居厂家没有哪一家能够统统轻松控制,但是每一个厂家都在为此而努力,美国control4苦心建立的C4appstore目的就是希望各大电子产品的供应商把他们的控制方式纳入系统,从而实现系统的兼容。
德国迪菲智能家居的做法是把某一方面控制技术研究透彻,以最大限度的解决这类控制兼容问题,例如红外方面的控制就已经做到了95%以上的控制率,只要是带红外遥控器无论是空调还是电视基本通吃。但是有些产品的控制方式特殊,只有私有的内部通讯协议才能控制,这个时候除非是厂家愿意提供控制方式,再配合编程人员的程序移植才能搞定,但是这样费时费力的工作一般花费巨大,一般的消费者是承受不了的。
假设我们通过了产品兼容性的问题,下一步就是对整个房间进行智能化设计,要配几个灯光窗帘,这并不难。难的是对整个智能系统进行深入分析,把智能系统严丝合缝的整合到住宅中去,并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舒适智能生活体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历经多年的实战磨练,和对智能系统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但是全球智能家居发展才短短十几年,真正进入国人生活也才几年时间,智能家居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是十分稀缺的,家装设计绝大部分只懂装潢不懂智能,要想完成一个出色的智能家居方案设计绝非易事。
再继续假设我们有幸找到了一位智能家居方面的设计专家,用品质稳定的产品为我们的住宅设计了一个精美的方案,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施工安装了。
在智能界有句话“100分的产品,碰上50分的施工等于40分的效果”施工是现场的第一道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道环节,各种复杂的现场环境时刻考验着产品的品质,也考验着施工团队的经验智慧。目前国内的施工队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都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的传授经验,不要说智能化的东西,就是稍微复杂一点的弱电都是一头雾水。
施工完毕之后就进入到最后一个环节,智能家居的系统调校,一般会根据客户的使用习惯和需要控制的电器设备,用智能化系统编程优化,化繁为简达到简单易用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所选择的系统需要具备丰富的逻辑判断功能,能够应对复杂的客户需求;界面友好使用简单。能够做到这两点的智能家居厂家并不太多。
在2010年以前,智能家居的口碑一直建立不起来,做过的案子基本没有回头客,都是靠吸引新的客户来艰难维持,究其原因无非上文5点。如果客户花了大把的银子,得不到以上5点所阐述的保证,最终用户体验大打折扣,花了牛排的钱买回来的只是鸡肋,到底面对五花八门的产品和形形色色的智能公司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
结语:
智能家居行业经过十年多的培育,市场发展已日渐活跃,产业链也已初具规模。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认识了解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舒适、安全、方便和高效率的居家生活将是人们永恒的追求,家庭智能化将是大势所趋,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必将会迅速崛起。认识了智能家居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前景及其面临的问题,帮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的智能家居。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